“赤水波连碧岭间,红军初渡意艰然。敌军围困重重险,勇士突围步步难……” 四渡赤水,是中国革命历史长河中一段璀璨夺目的传奇,它不仅是战略与智慧的巅峰对决,更是信念与勇气的伟大彰显。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在贵州这片充满红色回忆的土地上,四渡赤水战役以其独特的军事魅力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下乡暑期志愿服务活动队伍来到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队员们重温了长征中最精彩绝伦的军事行动,感受到了红军不畏艰辛的奋勇历程。
首站顺利抵达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青杠坡战斗遗址,这里曾是激烈战斗的发生地,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队员们整齐列队,站在遗址之上,举行祭奠仪式,环顾四周,仿佛仍能感受到当年那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和红军战士们不屈不挠的斗志。青杠坡的每一寸土地,都铭记着那段峥嵘岁月。队员们默默伫立,向革命先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深知,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下午抵达四渡赤水纪念馆。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照片,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志愿者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亲眼见证了红军战士们如何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凭借坚定的信念和超凡的智慧,一次次化险为夷,最终取得了胜利。

随后,志愿队伍又来到了土城女红军纪念馆,这里珍藏着许多关于女红军战士们的英勇事迹和感人故事。纪念馆以详实的史料、珍贵的文物和生动地展示,再现了女红军们在长征途中的艰辛与坚韧。她们不仅要在战场上与敌人英勇作战,还要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照顾伤员、背负物资,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志愿者们被女红军们的英勇事迹深深打动,她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志愿者们深刻理解了长征精神的内涵,也更加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决心。大家纷纷表示,将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把这份精神力量转化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勇担使命,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